天氣熱加上需求量高,只有澎湖才有的淺蜊,淺蜊有日漸減少的情形,有鑑於此現象,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歷經2年的試驗研究,終於將俗稱大殼的淺蜊繁養殖成功,現在正等待穩定性足夠後就可以進行技轉,讓海洋生物求得均衡。

澎湖的夏天到處是吃海鮮大餐的遊客,有些海鮮,已經出現有錢也吃不到的情況,像這道當地人稱做「大殼」的淺蜊,就是必須預訂的名菜。

饕客:「大殼就是澎湖很道地的東西,在台灣吃不到,台灣沒有這種東西只有澎湖才有。」

餐廳師傅說天氣熱,加上數量減少,幾乎買不到野生淺蜊淺蜊。

餐廳大廚 陳信隆:「因為熱,牠鑽到深處去,鑽深了,要抓的人抓不到。」

俗稱大蛤、大殼,是澎湖海域常見的經濟性二枚貝,以往野外族群數量豐富,現在棲地被破壞,過度採捕,產量大不如前。還好水產試驗中心研究2年的人工養殖技術,逐漸成熟。

水試所澎湖中心研究員 謝恆毅:「我們積極的去進行,人工繁養技術開發,希望將來所有市場的需求,能夠以人工繁殖去取代。」

市場上淺蜊的價格每台斤250~320之間,是其他常見食用二枚貝的4~5倍,未來人工養殖,市場將有一番波動。(民視新聞林樹銘澎湖報導)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淺蜊繁殖成功-未來不怕吃不到-050116842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購物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